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的虚拟仿真实验

负责人:
袁东亚
开课时间:
2023-06-16
学分:
0
学时:
4
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的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简介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虚拟仿真技术对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事件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事件现场处置、事件总结报告的四个阶段以及实时的结局监测,突出以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熟悉应急处置过程中的15个知识点和掌握应急处置的14种能力。学生通过虚实结合,反复训练或设计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的处置能力。

项目简介视频

教学引导视频

实验背景experimental background

(1)公共卫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胜任力。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提高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对于预防控制这类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疾病,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为发现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力量,卫生应急人员(特别是基层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能力水平不足,影响了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发现、识别和处置效果。因此,尽快判定事件性质、评估其危害程度、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置措施等相关能力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胜任力,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成效,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坚实的健康保障。

(2)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培养是医学课程体系的必然组成部分。

面临21世纪不断涌现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教育必然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部分,公共卫生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的培养也是医师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200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培训目的是:让所有的卫生部门人员意识到-如同救火员和警察的角色,他们是应急的第一线人员,在任何时候都有义务保护公众的安全。但是,我国现有的高等医学教育中缺乏相关的课程、高质量的教学资料,学校也缺乏有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无论是现有课程《预防医学》融入公共卫生应急内容,还是新开设公共卫生应急课程,均对本领域高校人才培养与基层卫生应急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藏民族大学与东南大学联合开发虚拟仿真项目,共享共建传染病防控教育资源,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3)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播过程复杂、高危害以及处置流程高成本、高风险等特点,学生必须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开展相关实验。

疾病的传播过程复杂、高危害而难以重复。呼吸道传染病引发的突发事件,由于病原微生物极易通过空气飞沫或飞沫核传播,具有潜伏期短、传播迅速且范围较广。该类疾病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加上人群普遍易感,缺乏特异性预防治疗方法,极易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现实的应急处置过程,具有高成本、高风险,且存在过程不可逆、不可及性等特点。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跨部门、跨组织的团队合作;现场调查、标本采集、现场消杀等操作需要加强自我防护,确保环境安全;病原体检测需要在三级实验室进行。常规的教学条件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和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是提高相关课程教学水平的必然举措。

本实验课程是在原有“重症肺炎暴发应急处置虚拟仿真软件”基础上的升级版本,充分体现了系统思考的思维模式、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防控理念,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交互性、探究性和协同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度和挑战度。

设计原则design philosophy

总原则: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突出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虚实相合特点,注重做什么、如何做等技术问题。满足疾控机构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现场处置关键技术的需求,提高学生和卫生专业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能力。

具体原则:

教学对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公共卫生硕士生,以及疾控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

核心技术:系统思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源技术、现场样品采集及快速检测溯源技术、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技术。

涉及课程:《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公共卫生应急学》。

核心能力:突发事件的识别能力、研究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病因推断能力、应急处置能力、防护基本能力、标本采集能力、消毒灭菌技能、综合干预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等。


课程目标course objectives

本项目以呼吸道传染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为例,让学生:

(1)树立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快速响应、控制优先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健康中国观;

(2)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病例发现与报告、现场流行病学查源、样品采集检测溯源、消毒处置方法与过程等四个核心点(15个知识点);

(3)培养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事件鉴别与报告能力、疾病的诊断与检测能力、研究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病因推断能力、应急处置能力、自我防护能力、标本采集能力、消毒灭菌能力、综合干预能力、文本写作和总结归纳能力等14种能力。

实验要求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1) 专业与年级要求

适用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生、公共卫生硕士和公共卫生医师。

(2) 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需要掌握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

先修课程名称

《传染病学》、《医学统计学》或《卫生统计学》。

知识要求:

掌握常见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疾病诊断知识,包括既往史、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诊断;

熟悉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类别、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断要点;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理论,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等;

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理论,包括病因推断过程、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设计与分析、暴发事件的处置流程、传染病流行病的方法等。

掌握公共卫生应急的基本概念、知识和理论,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规范、应急管理措施等。

能力要求:

能够对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发热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鉴别诊断;

能够基于实际数据,利用常用统计软件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

能够利用流行病学方法自行设计方案调查疾病的影响因素;

能够初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判别和采取应急处置方案。

其他描述:

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具备公共卫生应急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具有系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撰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报告。

成绩评定evaluation of the experiment


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效果虚拟仿真实验借助多元化评价形式,进行学习效果考核,关注学习的各个环节,不仅考察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同时考察学生的能力、交流、协作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线上线下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的训练成效,具体考核内容、评分细则和比例如下:

线上考核占80%,具体内容包括事件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事件现场处置、事件总结报告。线下考核占20%,具体内容包括课堂综合表现、线下讨论和实验报告。见下表2-10-1。

注意:如果个人安全防护失败、未查出事件的起因、事件的持续发展,会导致实验失败直接结束。线上操作失败次数不超过8次,否则成绩直接不合格。

 


教学团队teaching team

袁东亚

袁东亚|教授

袁东亚,男,教授,硕导。西藏民族大学副校长,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西部临床医学教育发展建设督导专家委员会成员,高原医学学会会员,《现代医学》杂志编委。目前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分子遗传学专业教学工作。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金辉

金辉|副教授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生技术评估和高等公共卫生教育。
贺拥军

贺拥军|教授

贺拥军,男,教授。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主要从事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研究。主持和参与西藏自治区教改项目3项。曾获西藏民族大学优秀教授称号。
  • 4008281268
  • 83222270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