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的对象是“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门径宽阔”、“范围广大”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是智能信息处理、机器人学等。随着计算机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研究正在向多学科、多领域拓展,出现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如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神经信息处理)。
随着硬件平台及计算能力的提高,人工智能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它从研究智能机器与人类智能现象学规律出发,主要运用于计算机科学研究及其他领域中。目前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面,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所表现出来对智能机器的需求水平。
本实验关注其中基础且重要的优化算法及去机器人领域应用,通过实验学习,在具象化的虚拟仿真平台对抽象的模型进行学习,能够帮助提升对关键算法的掌握程度。
为形象生动地传授AI优化算法新知识及其医用机器人上的应用,本项目团队遵循“学生为本-循序渐进-容错优化-科教融合”的设计原则,自主开发了AI优化算法教学虚拟仿真实验。
(1)坚持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环节。实验基于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形象地展示了能量场优化过程立体化、开放式、交互性的实验场景,并提供了内容详实的知识点和知识角,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开展自主式的学习和探究,身临其境地通过“沉浸式”交互式操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实验。
(2)设置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实验环节。
实验依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课程大纲和关键知识点建立了多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逐步完成“基础认知、分析设计、应用探索”三个层面的实验,循序渐进地开展“基本原理知识学习、设计分析能力训练、创新工程思维培养”的实践学习过程,充分掌握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工作原理以及典型机器人技术应用。
(3)实现容错探究、修正优化的实践操作。
实验结果错误或不理想时,学生可根据提示和评估结果进行多次尝试,实现实验结果的修正和优化,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提升求知欲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设计、仿真验证、反复优化的工程设计思维,以及设计计算、实践操作和工程应用的能力。
通过虚拟仿真实现AI基础算法的动态演示让学员理解圆形能量图的能量范围、理解圆形能量图的能量分布、理解椭圆能量图的能量范围、理解椭圆能量图的能量分布、理解静态步长的梯度下降算法过程、理解步长收缩的梯度下降算法过程、理解线性搜索的梯度下降算法过程、理解动态变化梯度下降算法过程、理解参数“学习率”的作用、理解参数“最大迭代次数”的作用、理解“学习率”参数的动态调整、不同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比较。
学生自主实验过程描述 | 步骤 满分 |
学生根据能量图参数,计算能量的取值范围。对比系统生成的能量去值范围。 | 5 |
学生根据能量图参数,描述能量的分布。对比系统生成的能量分布。 | 5 |
学生根据能量图参数,计算能量的取值范围。对比系统生成的能量去值范围。 | 5 |
学生根据能量图参数,描述能量的分布。对比系统生成的能量分布。 | 5 |
1. 学生选择静态步长算法,填写学习率,起始位置,迭代次数和精度等参数后,启动训练。 2. 观察能量值的变化过程。 | 10 |
1. 学生选择步长收缩算法,填写学习率,起始位置,迭代次数和精度等参数后,启动训练。 2. 观察能量值的变化过程。 | 10 |
1. 学生选择线性搜索算法,填写学习率,起始位置,迭代次数和精度等参数后,启动训练。 2. 观察能量值的变化过程。 | 10 |
1. 学生选择Adagrad算法,填写学习率,起始位置,迭代次数和精度等参数后,启动训练。 2. 观察能量值的变化过程。 | 10 |
1. 学生选择静态步长算法,填写学习率,起始位置,迭代次数和精度等参数后,启动训练。 2. 观察能量值的变化过程。 3. 改变学习率参数,重复步骤1和2。 | 10 |
1. 学生选择优化算法,填写学习率,起始位置,迭代次数和精度等参数后,启动训练。 2. 观察能量值的变化过程。 3. 改变最大迭代次数参数,重复步骤1和2。 4. 选择不同优化算法,重复步骤1和2。 | 10 |
1. 学生选择静态步长算法,填写学习率,起始位置,迭代次数和精度等参数后,启动训练。 2. 观察学习率的变化过程。 3. 选择线性搜索算法,重复步骤1和2。 | 10 |
1. 学生选择优化算法,填写学习率,起始位置,迭代次数和精度等参数后,启动训练。 2. 观察训练时长和训练步数的变化。 3. 改变优化算法,重复步骤1和2。 | 10 |